一、种什么粮食赚钱
赚钱当然能赚,问题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举个例子: 每亩小麦亩产600公斤。 每亩 浇水3次60元水费。 种子每亩80元。 底肥追肥100元。 杀虫、杀菌、除草剂:50元。 收割:60元。 脱粒装袋:60元。 这些不包括人工工钱。 一斤麦子075元,你算算吧兄弟。 所以,搞种植,需要精做农业和特色农业等高附加值的产业。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种什么粮食赚钱、搜狗种什么粮食赚钱、360种什么粮食赚钱 |
二、中国种粮食为什么不赚钱
美国国土总面积为万公顷, 可耕地面积为万公顷, 占世界耕地总面积(万公顷)的%, 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人均耕地07公顷, 是世界人均耕地(023公顷)的29倍) 美国虽然可耕面积比中国大,而其产量输于中国的原因在于耕地基本都是一年一熟, 其主要是控制粮食价格及保障农民收入,避免粮食太便宜, 提高生产效率之余,刻意一年一熟来保持土地的地力。 每年都有大量耕地休耕,休耕的一个目的是, 减少粮食产量,可以提高粮食价格。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中国种粮食为什么不赚钱、搜狗中国种粮食为什么不赚钱、360中国种粮食为什么不赚钱 |
三、现在收粮食的不挣钱的
今年玉米临储价格首次下调,粮农面临丰收的烦恼。记者走进吉林敦化调查。明年还种不种玉米国内外价格倒挂、库存积压,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势在必行政策调整,应统筹兼顾各方的利益,让玉米价格逐步回归市场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收割机隆隆作响。眼下,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收获的景象一如往年。不同的是,自年国家推出玉米临储政策以来,临储价格首度出现下调。 今年,国家临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确定为“国标三等”每斤1元,每斤降价012元。这将给农户带来多大影响,农民有啥期盼忙碌的秋收背后,比往年多了几分不平静。农民:每斤降价012元,去了成本不挣钱。政策“急刹车”,农民难承受“看吧,这玉米全在棵上站着呢,先自然降水吧,含水量太高。”种粮大户阚宝富把记者领到地头说。敦化市新立村农民阚宝富,经营着宝富家庭农场。 今年,农场60公顷地全都种了玉米,预计能收700多吨。“愁人啊今年玉米价格低,连收粮的小贩都看不到,玉米不好卖啊。收回家,太湿,没地方存放,怕捂了要是过几天下了大雪,更麻烦。”阚宝富说。去年,阚宝富种了50多公顷玉米,纯收入30来万元。今年的玉米行情,让阚宝富怀念起去年卖粮的情景,“就坐在家里,一斤9毛8分钱,直接卖给上门收粮的经纪人,省心,运费啥也不管。 ”而今年,阚宝富把粮先晾在地里,等着国储粮开库,就直接把粮送过去。他盘算着,国家收储价格还能高一些,卖粮也方便,一斤玉米的运费2分钱就够。往远点的加工企业送粮,一斤玉米的运费得5分钱。“如今,在收粮企业的门口,卖粮的车都排成‘长龙’了,基本上排3天队才能卖出去。多等一天,按一吨粮20元给运粮车付费,80吨粮就是多元的开支啊。”阚宝富说。 秋收再忙,老阚也要时时玉米价格,“打开微信,就能看到粮食加工企业收购玉米的价格,企业每天都会及时公布。”“企业收购湿玉米的价已经掉到6毛4分钱啦。按照这个行情,去了种地的成本就不挣钱了。”阚宝富打开手机查看了一下当天的粮价。“目前,企业收购价太低,着急还贷款的农户,粮价多少也得卖了,着急用钱啊。 ”阚宝富算了笔账:且不看农户玉米实际交易价格,按照国家临储价格的降幅,每斤玉米少收入012元,1公顷地能收12吨玉米,那就得减收元钱。连续多年的玉米临储政策,保护了农民利益,稳定了农业生产,意义不容忽视。然而,国内外价格倒挂、库存量越来越高,这个矛盾也日益凸显。“临储政策调整咱理解,但能不能在下种前调。现在秋收了,踩脚‘急刹车’,农民有点受不了。”阚宝富的想法代表了不少粮农心声。 尽管如此,还是有些消息让阚宝富的心情能稍稍舒缓。为保证农民顺畅、方便卖粮,今年吉林省将于11月1日启动临储玉米政策,比去年提前了1个月。政府:增加粮食代储点,加大技术设备支持,最大限度降低卖粮成本“今年,吉林省改变往年分期分批开库方式,收购库一次性布设到位,全面启动。全省各地将尽量方便农民就近卖粮,减少运费支出。”吉林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王涛介绍说。 面对粮食收购政策调整、库存积压等复杂形势,敦化市政府协调当地4个民营粮库,帮助中储粮增加代储点,保障粮食收购顺利,确保农民能够及时卖粮。目前,4个民营粮库可存储10万吨玉米。眼下,粮价一天掉一个价,让农户顺利卖出好价钱,并不容易。敦化市鸿发现代生态农场经营了703公顷土地,种了370多公顷玉米,来吨的产量,卖粮压力不小。 幸好,在敦化市农业局的协助下,鸿发现代生态农场适时抢收,将吨玉米顺利卖给了吉林市乙醇燃料公司。“9月28日,市乙醇燃料公司开始收购湿粮。29日,农场开始收割,4天收了吨玉米,以最快速度卖给了企业,当时可是8毛3分钱一斤啊,现在掉到6毛多了。”鸿发现代生态农场经理人庄文君说。记者来到鸿发现代生态农场,大型收割机在远处的田里轰鸣作业。 庄文君远远指过去:“苞米直接脱粒,其他的全部粉碎还田,40分钟收获一车,那就是40吨玉米啊。”去年,鸿发现代生态农场收割玉米主要靠7台小机械,田里收割、卸到场地、用机械脱粒,再装车运输,耗费人手,成本高。“按照去年的方式,想收想卖都来不及。今年,市农业局给协调的进口大机械,帮我们抢收抢卖,脱粒后直接装车送到企业,这就一斤能省8分钱成本。”庄文君说。 “这个时期,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帮农户拓展销路给予技术设备支持,降低农户卖粮和储量成本。”王涛说。今年按规定,玉米生霉粒含量超过2国家不再收购。为此,吉林省各级农技干部,进村指导农民科学储粮,做栅子、将粮食上楼子,杜绝“地趴粮”,保证粮食安全存放,尽可能增产不减收。 期盼:出台相应配套措施,推动结构调整,让玉米价格逐步回归市场今年,敦化市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了24万公顷,突破了95万公顷,成为当地第一大作物。“前期测产来看,全市粮食产量将突破100万吨。”敦化市农业局副局长国长振说。在庄文君看来,最直接的感受是,一公顷地玉米比去年多打了400来斤。敦化迎来了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而作为吉林省大豆主产区,敦化大豆种植面积却不断减少。 年,全市大豆种植面积约15万公顷,占全省一半左右,年仅有9万多公顷。敦化大豆因非转基因、高蛋白而闻名,出口量占全国60。作为东北地区大豆集散地,敦化大豆市级以上龙头加工企业16家,就地加工不成问题。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玉米当地转化能力非常弱,属于原粮输出地。“遭遇价格下跌,敦化玉米销售压力巨大。”国长振说。临储政策执行了7年,玉米价格7连增,也让玉米和大豆之间的效益差距拉大。 庄文君介绍说,“一公顷地,可产10多吨玉米,黄豆最高3吨,收入至少差元。”“一头是国产大豆产量降到了预警线,一头是玉米国内外价格倒挂。”在国长振看来,这次玉米临储政策的变化,也让敦化感觉到结构调整迫在眉睫,“应该推广粮豆轮作,回归大豆主产业。”明年还种不种玉米“今年玉米行情不好,明年就搞点多种经营呗,以玉米为主,再种点白瓜子啥的,来年夏天就收获,省地力,能挣钱。”阚宝富说,大豆的效益终究让他有顾虑。 种了这么多年玉米,阚宝富觉得,玉米价格单靠政策肯定不行,但如果直接砍掉政策,完全由市场定价,暂时也行不通。业内人士表示,政策调整,应统筹兼顾各方的利益,出台一些保护农民利益的配套措施,让玉米价格逐步回归市场。国长振认为,推动大豆产业发展,需要对粮农进行精准补贴,希望国家拿出政策来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整合政策和资金,区域性集中投放。要不就成了撒胡椒面,星星点点,没味道。 ”国长振说,目前国家农业补贴多,加起来看额度不小,国家惠农力度很大,但是各项补贴分散发,在农民那里就解决不了啥问题。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现在收粮食的不挣钱的、搜狗现在收粮食的不挣钱的、360现在收粮食的不挣钱的 |
更多关于种什么粮食赚钱 |
---|
更多相关:百度种什么粮食赚钱、搜狗种什么粮食赚钱、360种什么粮食赚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