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灰产项目骗局
这篇文章谈谈隐私。之所以谈这个话题,是看到吉利集团的李书福在一次会议上这么说: 我心里就想,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因为他都可以看的,随便看,这些问题非常大 李书福懂汽车,但看起来不太懂互联网和隐私是怎么回事。不过,他的说法倒是一部分用户的想法,腾讯为此还特地做了回应。 作为一个比较理性的用户,我当然不会认为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原因也简单,信息量太大了,看我的信息也没用。我倒是想天天看马化腾的微信,以便决定怎么买腾讯的股票。当然,这是玩笑话,我要说的意思是,如果要看别人的隐私,你的目的是什么,要付出多少代价。 李书福在会议上说的另一句话更值得注意: 现在的人几乎是全部透明的,走在路上到处是摄像头,开个车到处都是闪光灯,很亮,稍微一停他就啪啪啪的照,你坐在车里面几乎很难回避这个现实。 如果看过美剧《疑犯追踪》,会发现编剧担忧的不是未来,而是我们的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没有隐私的时代。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重视自己的隐私。因为,你的隐私数据泄露到什么程度,对你才是真的有影响。 假设,有一台超级计算机,,知道你所有的隐私信息。但是,这台计算机从不会用你的隐私去危害你。那么,你可以认为自己的隐私是安全的。这台超级计算机,某种意义上是存在的,你自己就是知道你所有隐私的超级计算机,你的手机上也存储着你的所有隐私信息,还有,这个世界上某个不能言说的地方,可能也存储着你的所有隐私信息。怕么?已经是这个样子了,不需要怕,但你应该知道当下的情况。 有人说,那么,反正我信息都被超级计算机知道了,那么我干脆破罐子破摔了,隐私值几个钱?当然不是这样,如果你小区附近房地产中介知道你的号码,也知道你最近在搜索引擎上搜过附近地段的房价,很可能就会频繁给你打,对你造成干扰。你不在乎的隐私,这时候就变得有价值起来。 经常有人向我抱怨,说我刚在百度上搜索了某个疾病信息,没过几分钟就有私人医院给我打,百度真垃圾,出卖我的信息,这个情况下,百度可能只是背锅的。你并不了解打开手机上的浏览器,访问百度,输入关键词,返回结果这个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所以你觉得出了问题就是因为百度。 我当然不喜欢百度公司,过去的文章里也经常骂百度,所以,在这里居然说不都是百度的错,应该不会被认为是收了百度的钱。 以我所知,上述这个查询的过程,中间有好几个环节都会把你的行为透漏给第三方。一个是运营商层面的DPI技术实现的,一般称之为深度报文检测或深度包检测。另一种,是灰产的流量劫持。当然,还有其他可能性,比如你用的浏览器也在分析你的关键词,你的输入法也在分析你的关键词 为什么你这么值得分析?因为有些搜索意向很值钱。如果搜索房价,你买房的倾向性很高;如果搜索疾病,可能有求医问诊的可能;搜索教育类信息,可能你要给孩子上培训班这些背后都存在很大的商业价值,所以,无论是灰产黑产,都会盯着。 再比如,你这个月信用卡账单信息刚发到你的手机上,没过一分钟,又来了一条垃圾信息,是现金贷的广告。一次两次你可能觉得就是巧合,一段时间之后你发现,每次都这样。 做现金贷的公司怎么知道你的信用卡账单信息呢?按照前面李书福们对微信的逻辑来推测,肯定这个黑锅是银行信用卡部门背,一定是他们泄露了用户的信息嘛。 答案是,不排除是银行信用卡部门出问题。更大的可能是,还有其他各种原因。可能是银行信用卡部门泄露信息,比如,银行内部有员工监守自盗,定期把记录导给第三方公司卖钱,这种事有没有过?有,公开报道里就有。但这种方式效率太低,还以有其他可能么?有,第三方短信发送方层面会不会出问题?会,银行接口信息过来了,号码包传过来了,中间有无数个可能性导致信息泄露,比如被黑客拖走了信息。 还有没有可能?有,电信短信网关层面直接过滤分析,然后按照各种信息分门别类,卖信息就行了。哪一种更有效率,那一种方式更精准,哪一种成本最低,哪一种可能性就越大。 双11的前后,几乎每个人都收到大量的营销短信。其中的一部分短信来自己你买过东西的商家,其他则是不明来源,他们怎么知道你手机号码的?获取号码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可能性。 你在一个店铺买东西,基本上留的是自己的号码,这个号码会在淘宝存储,会在支付宝存储,会在物流公司存储,会印在快递单上,会被快递小哥看到商家和快递公司给你的通知信息,里面包括你的联系方式,还有无数个途径会泄露你的号码。甚至,当你拆了快递,扔了包装盒在垃圾堆里,那上面还有你的信息呢。当然,现在有些公司开始注意这方面的信息处理,把一些信息隐藏掉,但仔细看快递包装,上面信息还是很完整的。 尽管一些公司网络层面的安全防护做的很好,但如果有人假扮清洁工,去翻这家公司垃圾桶里的各种信息,可以找到的有价值的信息肯定不少。这个工作,专业领域叫社交工程社会工程或简称社工。 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商业间谍吗?你没见过,但不代表没有。或许,这些商业间谍就在做这些事情,但他们不会去知乎上洋洋洒洒给人揭秘自己的工作吧。 总有人被诈骗之后一头雾水,我什么都没做啊,骗子怎么会知道我这么多信息,你不可能什么都没做,你所有网站用同一个密码,你去商场购物,你买车,你住院生孩子,孩子上幼儿园,你出行坐飞机订票,你旅游办护照,你在社交网络上晒美食,晒自拍你的一切日常行为,都会涉及到隐私的泄露。这些信息被拼凑起来,可能比你自己都了解你,然后用来骗你或是骗你的亲戚朋友,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即使你觉得自己是普通人,并不代表你的信息不值钱,并不代表你不会被人盯上。要知道,能泄露你隐私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你的信息,加上其他信息,拼接起来,就可能被用作更坏的用途。比如,现在还有不少公司被骗钱,方式很简单,骗子通过某种方式获取到公司的通信录和QQ信息,然后伪造一个群,把新来的财务拉进群,假冒公司CEO告诉财务打款到某个账户。这种骗局听起来很小儿科,但现实世界里还在不断发生。 李书福说担心腾讯看他的信息,那么,是不是他应该鼓励公司员工更多用,用、短信或是邮件去交流信息呢?那样恐怕他就更睡不着觉了。在相对安全和更不安全之间选择一个,应该怎么选? 如果腾讯可能看你的信息,那么电信运营商是不是更能看你的信息?我们要问,腾讯看你信息的动机是什么?代价是什么?如果有人证实,腾讯某个员工偷着看用户的聊天信息,那么,腾讯明天股价会怎样?要付出的成本太高。假设某个人一旦做坏事,代价是多大?你的信息通过微信传输到另一个用户,有多少个不受控制的中间环节?中间环节越少,出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少。 一部分新卢德主义者的倾向性是,认为应该回归到信息技术发明之前的状态,不用智能手机,不发邮件,不网购,拒绝沟通和交流,隐私信息会得到最好的保护。另一种极端的想法是,生活里只用绝对安全的端到端通信,不安全的通信方式一律不用。但这两种方式都不可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人人都可以提高自己隐私保护的可行措施是什么呢 永远不要贪便宜。比如填写一大堆个人资料去换取折扣或优惠信息的行为并不可取。不要偷懒。比如所有网络服务都用同一个密码,几乎就是开门缉盗的行为。具备基本认知:自己的隐私是有价值的。 我们对隐私应该担心什么呢?怎样设定隐私的边界?如果我们不得不交出自己的所有隐私(指纹、DNA),有什么机制能确保隐私不被滥用?如果有人恶意侵犯公民隐私,惩戒是否足够有震慑力?当一个人遭遇网络暴力的时候,怎么保护自己? 如果我们未来生存在之中,我们的隐私还将包括什么呢? 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该是什么? 源自冯大辉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网络灰产项目骗局、搜狗网络灰产项目骗局、360网络灰产项目骗局 |
二、适合一人干的灰产项目
那最适合您的就是选择开一家网店了,在家里什么都不会耽误,并且未来五年将会是电子商务的天下 辞退补偿不因一人干两份工作而区别,辞退合法的,劳动者具有法定过错的没有补偿,没有法定公休的按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经济补偿金,违法辞退的按经济补偿金二倍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履行期间,用人单位可以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四十条、四十一条和四十二条规定解除合同辞退劳动者。 劳动者严重违法违纪,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合同的,没有补偿。其中,因为劳动者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按《劳动合同法》按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满半年的按半年支付。其中,《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合同的,还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 用人单位辞退职工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经济补偿金二倍支付赔偿金。 附:《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适合一人干的灰产项目、搜狗适合一人干的灰产项目、360适合一人干的灰产项目 |
三、新人怎么做网络灰产
灰产风险大,不如培训的收入可靠。而且灰产不是在明面上的,他私下做你不知道的,表面上他就是做培训的。 我也是,朋友圈他天天发布。真假我不知道
|
以上数据内容来源于:百度新人怎么做网络灰产、搜狗新人怎么做网络灰产、360新人怎么做网络灰产 |
更多关于网络灰产项目骗局 |
---|
更多相关:百度网络灰产项目骗局、搜狗网络灰产项目骗局、360网络灰产项目骗局 |